官府其奈表方何
1907年,张澜从成都回到南充后,就听到人民群众对“三费局”骂声不绝,系念在心。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方知三费局是由地方绅士林宝书、肖子仪等人把持的专为县官办理筹款纳捐等事的机构,他们贪得无厌,经常借兵差、官差、学差、赈差等名目大量浮收钱粮,压榨人民。所谓“筹款一万,入官七千,局留三千,”就是公开的官绅分赃规定,借此大发横财。
张澜决心挑战“三费局”及其陋规,经反复商量,借清廷宣布“预备立宪”,允许各地组织农会、商会、学会,利用“三会”取缔“三费局”。于是便联合一批教师和开明绅士分头联系群众,并经官方批准,在南充大北街成立三会公所,依法取得全县民意机构的合法地位。然后开会商讨,拟联名向省里提出请求: 将三费局裁并于户房(县税务局),改称经征局,直辖县府,不再由官绅插手。
这即将开出的第一炮,把南充知县邓隆吓慌了手脚,他立即将张澜请到县衙门。“表方先生,听说贵所欲呈请裁撤‘三费局’,有这事吗?”邓隆问道。
“有这回事”张澜毫不避忌。
“表方先生,此事殊为不妥,“三费局”乃本城林举人(林宝书),肖拔贡(肖子仪,清制,每隔十二年,选拔地方上在学的优秀学生送往京城,叫拔贡,经中央考试后,任命官职)等缙绅协助本县为民造福的机构,岂可随意上请裁并?”
“三费局借为县里办事之名,巧立名目向百姓要钱,这哪里是造福人民。”
“替百姓办事,没有钱怎么行?”
“办事当然要花钱,但应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今筹款一万,七成归官,三成留局,这不明明是官绅分赃吗?”
“你……你……”邓隆被张澜接了底,恼怒了“你说话当留神,请问证据何在?”
“这事全县谁人不知!请老父台拿账目出来”。
“放肆,你有何权力来查局里账目?”
“三会公所有这个权力” 张澜态度严峻。
“谁规定的?不行!只有省里才有这个权力,本县只向督署负责。”
“好吧,老父台既如此认为,本所立即联名呈请裁撤‘三费局’。”
张澜出了县衙,立即去了三公所与大家会商后决定正式向省里呈送请求书。请求书送上去后,省里鉴于时势所趋,被迫遵从民意,决定撤销三费局。张澜他们胜利了。
邓隆因上回视察受到冷遇,本已怀恨张澜。这次三公所被撤销,断了他们的财路,这一恨更刻骨铭心。两恨并发,竟污告张澜是孙中山的革命党人。邓隆、林宝书、肖子仪还使人放风:“张澜煽动群众抗粮抗捐,要严加法办。”企图以此施加压力,把张澜吓到。有人还秘密向顺庆府知府潘矢南诬告张澜等人是“革命党”,“抗粮抗捐”。潘矢南据状上呈四川总督,要求法办,但查无实据。张澜等人进一步揭发了历年南充县知府贪赃枉法,包括邓隆父亲仗势招摇纳贿等丑闻,呈顺庆府衙和四川总督。经过斗争,邓隆等人不但未能告倒张澜,反而招致惩罚。知县邓隆被调走,三费局被取缔,许多陋规也陆续被废除。从此张澜更加名扬顺庆府。
当时南充盛传一首歌谣记述其事:“满天云雾盖果州,七品知县面带愁,督邮难见张三面,官府其奈表方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