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澜的故事之----忠孝不能两全

作者:张澜文化研究院 来源:张澜文化研究院 时间:2022-03-24 09:27 点击:521次

忠孝不能两全

辛亥革命胜利后,张澜先生被四川军政府任命为川北宣慰使。衙署设在阆中,管辖了包括阆中、广元、南充、三台、遂宁、直至乐至、潼南等26县的大片土地。张澜先生出任担川北宣慰使,开始走上为官从政之路。

552c355b66fde91eb24d25322ac7184b.jpg

在近一年的任期中,张澜为治理川北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张澜到阆中赴任川北宣慰使之初,面对的局面十分复杂。当时的军政大权实际上还掌握在旧官僚手中,一方面各地的官、绅、兵、匪形成黑恶势力,乘机欺压百姓;另一方面,保路同志军被解散后,大多数人生活无着落,原由革命党人组织的大汉蜀北起义军,成员复杂,若不妥善安置,也必然会搅乱社会安定。这些都是十分具体而棘手的问题。

于是,为了恢复社会秩序,张澜带领他300人的护卫营(杨森、刘湘为护卫营正、副营长。),先后开赴保宁(今阆中)、潼川(今三台)和顺庆(今南充)三府所属各县巡查;收容整编或资遣了进入川北的流散溃兵,安置了保路同志军;还设立了川北团练传习所,聘黄隐、孙震等担任教官,训练优秀青年,作为安定地方的武装力量。对于横行乡里、危害地方的盗匪恶霸,毫不姑息,坚决打击,诛除了当时横行川北20余县的袍哥二杆旗大爷冉射平,处决了晏弘等一批为非作歹的恶霸。经过张澜的大力整治,“绅民肃然”,川北秩序“渐循正轨”。

81fb3d366620e6c20668b677c03a9c52.jpg

与此同时,张澜着手整顿衙门,力裁冗员。当时,民国虽已成立,但旧时的闲散衙门仍继续存在,各地都有不少闲职,如科举制度下的教谕、训导等。至于各府的听差、劝业员等更是无事可司。针对这种情况,张澜呈文军政府,认为“原有专司,若虚设一官,而无所事事,尸位素食,何补时限,况今大汉光复,首重政治改良。”他要求将满清时代的冗官冗缺一并裁汰,“以符名实,”并建议将所裁人员的经费或作地方办公之用,或扩充学务,归入实业学堂。

张澜还力倡男人剪辫,女子放脚,以革除陋俗,开创新风。满清统治虽然被推翻了,但男人留辫的旧习许多人一时难改,川北地区尤其如此。对此,张澜一方面布告群众,宣传剪发;另一方面采取强制措施,张澜驻顺庆时,便在四道城门外安设卫兵,凡是进城中有保留发辫者,当即由卫兵代剪。营山县有一个外号叫罗三蛮王的土豪,不仅抗拒剪辫,还殴打公务人员,并鱼肉乡邻。张澜得知情况后,坚决将其镇压。对于女子缠足这一损害女子身心健康的封建恶习,张澜在任宣慰使之初,便饬各县贴出禁止妇女缠足的告示,并亲自到各地劝谕宣传,“预晓县民以时势,”对于此项改革,“县民乐从。”

5b9b3e08a3b351c1f864f07ef1455060.jpg

                                        (张澜任川北道尹时的办公处)

张澜为官清正廉洁,从不谋私。那年川北大旱,因生活所迫,其四弟(前清秀才),曾请求他在政府中给一职位,被他断然拒绝,并告诫其弟:“我不能任用私人,你在家务农并奉养老母亲最好。”其他亲朋好友见状,也只好就此打住,不再提及此类事情了。这期间母亲王氏和夫人杨氏也照旧在西充召善沟过着日出而作的农耕生活。

在宣慰使职上,张澜办事认事不认人,且奉公守法,在官场宦海中也得罪了一些达官新贵,后来遭到新军阀胡景伊的排挤,任职不到一年便卸任离职了。到卸职时,反欠债600缗。 “别人当官是一任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而张澜辞职时,却是“一年宣慰使,负债六百缗”。因为,他任职时的许多开支,包括人来客往的应酬,从不动公家的一分一厘,都是用自己有限的薪金来维持局面,时而久之,入不敷出。所以当解职归来,不仅两袖清风,而且还带了一身债。

d9c8ae2e3928eeb06ff9d89848df6902.jpg

一年债期将至,为了还债,有天晚上张澜把弟兄们都请来,商议办法。

张澜将负债情况叙述了一遍后,面带赧色道:“我极惭愧,在外担任年余公职,非但一点薪金花尽,还负了如许债务,而且期限将到,届时必须偿还。”

“你做了个清官,我们家里人都光彩,有何惭愧之哟?我说倒是一件荣耀的事。”大哥张从善安慰老三道。

“大哥之言不错,但三哥债期将到,时间紧迫,怎么办?”四弟张滽说道。

“这……”张从善一时无言。

“是否可以要求延期,或分期还清?”二哥张涛提议道。

“使不得,一则人家不会答应,二则人家必以我为少信。”张澜无法赞同二哥的办法。

我看只有向亲友商借这一法了。”张从善抬起头来,皱眉对张澜说。

张澜想了想,对弟兄们说道:“也只有大哥这个办法了,但此事断不能让妈知道。”

张澜刚说完这句话,忽然传来声音道:“别瞒我了,我早听见了”随着这话声,母亲王太夫人走到他们兄弟跟前。大家一惊,齐声叫道:“妈你老人家怎么来了?”

“不要向别人去借,我们家当佃户四辈了,虽穷,但从不随便向人借钱。我想把集凤场那不足四亩的祖田卖了给三儿还债,省得低声下气向人开口!”王太夫人毅然作主道。

“不好,这怎么行,这是我家仅有的一点微薄产业,怎能为我个人还债动用全家产业?这不行!”张澜立即反对。

“我宁可卖掉家产,也不愿你去向亲友借债!”当年张澜因结婚借衣而受欺侮这件事,王太夫人至今还记忆犹新。“是!妈。”张澜了解母亲的脾气,只得答应。

张澜虽然依了母亲的主张,但后来内心一直不安。最终由其母亲出售4亩祖上的土地和拿出历年积蓄才得以还清债务

张澜的母亲王氏积劳成疾,虽经多方医治,病情仍愈来愈重,于1920年8月22日,在西充县岷山乡(今永清乡)召善沟仙逝,享年83岁。石青阳亲自前往西充召善沟吊唁。熊克武(四川井研县人、四川督军)于8月23日发去唁电慰问。

f483f48fd0348e956be492849e8645fd.jpg

                                      (张澜家佃租的房屋,岷山乡召善沟)

母亲王氏出身贫寒,一生勤劳刻苦,且教子有方,深明大义,对张澜高贵品德的形成以很大影响。张澜对母亲很尊敬,但因常年在外为国事奔走,几十年来极少在家侍奉母亲,家中事务与农活全靠母亲操劳,就是在母亲晚年卧病在床时也难以亲侍汤药。因此,当噩耗到京,张澜悲痛不已,立即在《晨报》上刊登<哀启》后,匆忙结束了四川省长行署的工作,即与好友卢子鹤日夜兼程奔丧返川。

c1da39714ed7d2628d5cc5abf6787a5e.jpg

                                  (张澜家佃租的房屋,父母均逝世于此)

9月,当张澜返回家乡时,母亲已与父亲一起合葬在离自己出生地张观沟不远处罗家沟的祖坟里。没能最后见到母亲一面,让他倍感哀痛。家人告诉他母亲的临终遗言:“三善(张澜的小名)在家是孝子,在外是清官,我很喜欢他。可是他不在家。他回来时向他说‘我劳累一辈子,没给儿孙留下半间房、半分地,还死在别人屋子里。他无论如何要存点钱,买一点产业,分给他的兄弟,就算是我留下的祖业吧! 我死了也安心。’”张澜听后默不作声,最后长叹道:“妈在清醒时,她不会叫我顾私的。不过,仅有的一点祖业,也被我卖掉,母亲的遗嘱,我也很难办到。从这来看,我算不上孝子。”

母亲对张澜的影响很深,张氏的去世对张澜的打击是很大的。母亲生育养育了自己,而他自己一直没能在母亲生前在其身边尽孝,乃至母亲病重都不能赶回来最后见上母亲一面,张澜深深地为此自责。乃至22年后还写了一首诗来怀念母亲。

《戊寅二月生日忆母亲》

一官何补绝裾恨,不见慈围廿二春。

已感流年频叹老,每逢生日倍思亲。

笑容宛记儿时爱,珠泪潜抛客里身。

节进清明纷祭扫,锦城犹滞未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