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念的力量(四) 刘伯坚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信仰之歌

作者:伍定明 来源:张澜文化研究院 时间:2021-06-08 11:19 点击:636次

信念的力量(四)

刘伯坚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信仰之歌

伍定明

 刘伯坚(1895年-1935年),名永福,号铁侠、铸;国外曾用大野(冶)、毅伯笔名。平昌县龙岗乡人。

d315dfba42d33ab9d0b63b7567c4ab15.jpg

刘伯坚幼年聪颖,七岁入私塾,勤奋好学、尤爱习字,五六岁后即能书写对联,作状词。12岁就读大舅苟俊生执教的“专修馆”攻读经史,又经二舅秉衡(武生)教习拳术,练习气功,骑马射箭,演唱川剧等。

1912年春,伯坚去金斗寨高小学堂就读。一次学校以“士先器识而后文艺”命题作文,伯坚冲破“八股”框框,针对时事广征博引,指出古今一些文人“文不符质,虚饰华美,六朝陋习,殷鉴不远……”经校长批为“笔底波澜,历数文人无行之害,矢志上进,大器固不待晚成矣”。

1913年春,刘伯坚考取巴中中学研究“新学”,攻英语、数学,但他认识到学校是新学不新,死水一潭,便毅然转入绥定联中。时值国势混乱,他深感辛亥革命并未给社会带来安宁、人民带来幸福。1915年秋离开联中,就读省立万县师范。在万县他目睹外国船只在长江流域横冲直闯。践踏祖国肌体而痛心。他奋笔疾书:“堂堂炎黄子孙,岂容洋奴欺侮,凡有血气之伦,莫不枕戈饮血”;面对复辟倒退势力,他呐喊:“再穿上黄马褂是对民族的侮辱,时代的背叛”,他决心从书本中走出去,“寻求救国之道,探索治国之术”。

1918年春,经友人介绍嘉陵道驻保宁府(阆中)道尹陈炳坤处供职。刘伯坚办事认真,且文笔精练,深得陈氏器重。半年后给刘伯坚晋级加薪并举荐任苍溪县长,但他志不在此,婉言谢绝说:“不谋高官厚禄,志在求知报国。”不久,他毅然辞职并呈书父母:“父辈家非殷实,儿欲奋发深造,报国救民,不得不恒游远方求学。”

1919年正月16日赴成都,考入师范学堂补习外语,作旅欧勤工俭学准备。“五四运动”在成都掀起波澜时,伯坚投身运动前列,同刘砚僧、李吉力人、袁诗尧等成立学生联合会,创办《星期日》周刊,积极传播新思想、新文化。

1919年9月抵北平,就吴玉章办的高等法文专修馆学习。

1920年赴欧洲勤工俭学。1921年与周恩来等发起组织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1922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入东方大学学习。

1926年9月,应邀在冯玉祥部任国民军第二集团军总政治部副部长。

1000.png

1927年7月,刘伯坚转移到武汉与周恩来会晤后,遵照党的指示,偕妻子王淑振去上海从事党的秘密活动。

1928年存被派往苏联学习军事,并出席了中共六大。

1930年秋回到上海,与王淑振秘密前往中央苏区。1931年11月,在第一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上,刘伯坚被选为中华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兼任工农红军军事学校政治部主任。不久,参加并领导震惊中外的宁都起义。原-二十六路军起义后改编为工农红军第五军团,刘伯坚任该军团政治部主任。后任中革军委总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 

01629a49b6b9ea8788c91a9f7b4f04d2.jpg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战斗的岁月里,刘伯坚、王淑振夫妻俩聚少离多。

刘伯坚有三个儿子,由于工作需要,在前往中央苏区前,将大儿子虎生托付给妻子王叔振的嫂子,带回西安抚养。此后,虎生再也没有见过父母亲。豹生则被寄养在一只商船上,熊生刚刚出生一个月,就被母亲送给闽西连城县芷溪村黄荫胡家抚养。虎、豹、熊三兄弟自来到人世,便天各一方。

送走小儿子熊生时,在闽西苏区工作的王叔振给刘伯坚写去这样一封信:

毅伯:

你说过的为着革命,我们是什么都可以牺牲的。我忍着极大的痛苦,含着眼泪,把熊儿送人了……

妻 叔振”

舐犊之情让刘伯坚对三个年幼的孩子非常想念。在写给妻嫂的家书中,刘伯坚多次提及孩子,信中详细描述和记录了幼子托付的地方和人家,这背后是一位身为革命者的父亲的深深牵挂。

7c245d613a468744d1a509fdd15797f5.jpg

1934年10月,红军主力开始长征后,刘伯坚留任赣南任赣南军区政治部主任。1935年2月,中央分局、中央办事处和赣南省级机关、部队,在仁风地区陷入敌军重困中,不得不分五路突围。3月4日上午,刘伯坚在战斗中左腿负伤,落入魔掌。敌团长劝他“顺应潮流”,只要办-手续便可得到“目田”和“重用”。刘伯坚断然拒绝了游说。

在被囚的17天中,他坚贞不屈,视死如归。

3c6ad79e9b3624751dd6425efd50040a.jpg

3月9日,刘由信丰押解粤军第一军军部(大余县)囚禁,3月11日,移绥靖公署审讯室。在移狱途中,为了“炫耀”所谓胜利,敌人故意押着刘伯坚从大庾县一条繁华大街(青菜街)走过,借此显示-“战功”,恫吓人民,并从精神上瓦解其斗志。刘伯坚气宇轩昂,镇定自若,拖着沉重的脚镣,昂首走过大街,使路旁的人们敬佩不已。回到牢中,他写下《带镣行》这首著名的诗歌。

《带镣行》

带镣长街行,蹒跚复蹒跚,

市人争瞩目,我心无愧怍。

带镣长街行,镣声何铿锵,

市人皆惊讶,我心自安详。

带镣长街行,志气愈轩昂,

拚作阶下囚,工农齐解放。

这首绝别诗的大致的意思是:我带着沉重的镣铐在反动派的看押下,步履蹒跚地行走在大街上,大街上的人向我投来惊恐的目光,但是我的内心却没有丝毫的愧疚;我拖着沉重脚镣走在大街上,脚镣发出铿锵的脆响,满大街的人都惊讶地看着我,但我的内心非常安详;我拖着沉重的脚镣行走在大街上,但我昂首挺胸、气宇轩昂无所畏惧,虽然我如今沦为阶下之囚,但我为的是工农解放的伟大事业,为此感到骄傲。共产党人视死如归、大无畏革命情怀,在这首诗里显得非常真切而直观。

在狱中刘伯坚还写下《移狱》、《狱中月夜》。

                                                  《移狱》

大庾狱中将两日,移来绥署候审室,

室长八尺宽四尺,一榻填满剩门隙;

五副脚镣响锒铛,匍匐膝行上下床,

狱门咫尺隔万里,守者持枪长相望。

狱中静寂日如年,囚伴等吃饭两餐,

都说欲睡睡不得,白日睡多夜难眠;

檐角瓦雀鸣啁啾,镇日啼跃不肯休,

瓦雀生意何盎然,我为中国作楚囚。

夜来五人共小被,脚镣颠倒声清脆,

饥鼠跳梁声啧啧,门灯如豆生阴翳;

夜雨阵阵过瓦檐,风送计可到梅关,

南国春事不须问,万里芳信无由传。

《狱中月夜》

空负梅关团圆月,

囚门深锁窥不得。

夜半皎皎上东墙,

反影铁窗皆虚白。

  24923166b08b9ecd130e17c86af2c88d.jpg

牺牲前四天,准备为信仰慷慨赴死的刘伯坚在写给大嫂的信中表示“生是为中国,死是为中国”。

凤笙大嫂并转五六诸兄嫂:本月初在唐村写寄给你们的信、绝命词及给虎、豹、熊诸幼儿的遗嘱,由大庾县邮局寄出,不知已否收到?弟不意现在尚留人间,被押在大庾粤军第一军军部,以后结果怎样,尚不可知,弟准备牺牲,生是为中国,死是为中国,一切听之而已。现有两事需要告诉你们,请注意!一、你们接我前信后,必然要悲恸失常,必然要想方法来营救我。这对于我都不须[需]要,你们千万不要去找于先生及邓宝珊兄来营救我,于、邓同我个人的感情虽好,我在国外、叔振在沪时,还承他们殷殷照顾并关注我不要在革命中犯危险。但我为中国民族争生存、争解放,与他们走的道路不同。在沪晤面时,邓对我表同情,于说我所做的事情太早。我为救中国而犯危险、遭损害,不须要找他们来营救我,帮助我,使他们为难。我自己甘心忍受,尤其须要把我这件小事秘密起来,不要在北方张扬,使马二先生知道了,做些假仁假义来对付我,这对于我丝毫没有好处,而只是对我增加无限的侮辱,丧失革命者的人格。至要至嘱(知道的人多了就非常不好)。二、熊儿生后一月即寄养福建新泉藏溪黄荫胡家。豹儿今年寄养在往来瑞金、会昌、雩都、赣州这一条河的一只商船上,有一吉安人罗高,二十余岁,裁缝出身,携带豹儿。船老板是瑞金武阳围的人,叫赖宏达,有五十多岁,撑了几十年的船,人很老实,赣州的商人多半认识他,他的老板娘叫郭贱姑,他的儿子叫赖连章(记不清楚了),媳妇叫做梁照娣。他们一家人都很爱豹儿,故我寄交他们抚育,因我无钱,只给了几个月的生活费,你们今年以内派人去找着还不致于饿死。我为中国革命没有一文钱的私产,把三个幼儿的养育都要累着诸兄嫂。我四川的家听说久已破产又被抄没过,人口死亡殆尽,我已八年不通信了,为着中国民族就为不了家和个人,诸兄嫂明达当能了解,不致说弟这一生穷苦,是没有用处。诸儿受高小教育至十八岁后即入工厂作工,非到有自给的能力不要结婚。到三十岁结婚亦不为迟,以免早生子女自累累人。叔振仍在闽,已两月余不通信了。祝诸兄嫂近好!弟坚三月十六日”

b6a09a3a4bc17a1395d6d5a4337dc034.jpg

 3月21日,刘伯坚临刑前给妻子写了绝命书:“你不要伤心,望你无论如何要为革命努力,不要脱离战线,并要用尽一切的力量教养虎、豹、熊三幼儿成人,继续我的光荣事业。我葬在大庾梅关附近。十二时快到了,就要上杀场,不能再写了,致以最后革命的敬礼。”

 “十二时快到了,就要上杀场,不能再写了”。短短十六个字,我们可以从中体味出烈士面对死亡是多么的淡然。蝼蚁尚且偷生,何况人呢。是什么力量让刘伯坚烈士如此看轻死亡,当然是他内心所激荡的信仰和不同于常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然而, 刘伯坚至死也不知道,在他写这封信之前,对党和革命无限忠诚的妻子已先他一步在闽西长汀游击区光荣牺牲了。刘伯坚、王叔振的三个孩子都在艰难中长大成人, 并先后被中央找到,1979年5月,三兄弟终于在北京相聚。

3月21日,刘伯坚在江西省大余县金莲山上被敌人杀害,壮烈牺牲,时年40岁。

 刘伯坚的这几封家书几经周折,辗转到周恩来同志手中,周恩来看到遗书后,潸然泪下,直到解放后还多次提起:“ 那些遗作,是我们党在战争年代里流血牺牲的烈士给他的亲人的最完整的遗书,是我们党的宝贵的财富!

1938年毛泽东在为刘伯坚碑文题词是说:"刘伯坚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优秀党员,中国工农红军早期优秀将领,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党我军政治工作第一人"

2009年9月10日,在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的评选活动中,刘伯坚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