迳复者:
关于救济难民所举三端,致为详尽,各地复杂情形,事实上为所应有,无足奇怪,兹将本会议拟定办法,再行说明如次。一、所称本会救济队分发各县,官绅难民几认救济应安抚会之一肩当之,而地方不与,应请通令各县表明态度等语。查本会安抚剿匪区域,自应全盘筹划,照实施计划规定约有7端,而救济难民不过7端之一。顺流亡各县之难民,各地官绅或同乡亲友既已纷纷为之设法,绝无饿毙之虞。本会重大之救济任务,乃在匪区收复,流亡各地回家之难民,及留而未走被匪蹂躏之难民。因匪区所有粮食,不夺于匪,即耗于兵,十室九空,无从得食。而又冬粮未种,小春绝望,数近百万穷乏困苦之难民,经历长久。恐怖之岁月,将来如何而能使其不至饿毙更如何而能使其恢复生计,兴复农村,此为最急要。有识之士,必能明之。当此地方残破,纵横千数百里,而所集款项,迄今不过10余万元。民团总指挥收集退出匪区之团队,又分一部分,杯水车薪,胡能济事。此诚令人日夜焦思,难安寝馈者也。至对于流亡各县之难民,本会固深恻念。惟以力量难周,始终请由当地官绅设法赈济。即调查组调查完备,亦只能就其生活无着,必须赈济者,量予拨款补助各地官绅筹济之不足,势难偏重于流亡者之一面。以本会职责固与仅仅施衣施食之慈善团体,其性质迴不相同也。二、所称本会既决定以施粥为救济原则。然就救济调查各组分赴各县,所见救济办法,或者发钱,或者发米,或钱米两散。三台剑阁则发包谷,而难民唯一希望,则在得钱,且各县所发丰薄不同。应为议定划一办法,公布各县。查川东北十余县遭匪避逃在外之难民数近百万,款少施薄,断断难周。故只能就其老弱妇孺之生计艰窘者,予以救济。然亦只能办粥厂,使其就食。要做到普遍持久切实少弊,非坚持此旨不可。即使期有例外,发米已足,万不宜发给银,使钱有重领冒领之弊。蓋救济难民,重在饥然后为之食,寒然后为之衣,维持生命,并非为谋舒适。在真正无力谋生,即设所收容,与办粥厂给养,自然愿就,何能过存奢望。其不愿就者,当是自身尚有办法,仅可听之。此为本会确定之救济办法。然只能就本会所办理者而确定之,实无划一各县办法之必要。当本会成之除,鉴于此次达难临头,情势异常严重,非合群力,不足以消此浩劫。曾通函难民所在各县县长,请其商同地方士绅慈善团体,多方设法救济。而于其发钱发米或钱米两发之殊,多寡丰啬之异,未嘗过问,以办法虽有不同,其有益于难民要无二致也。三、所称各地办理救济事务,多人自为政,或出于慈善之救济,或出于同乡之佈施,皆为募款,皆为散赈。因其来源不一,有甲县每月分得数次,而乙县仅得数角者,多寡悬殊,苦乐异致,应为之分配统筹而使人得其平等。查此次难民人数既多,赈款所需甚巨。欲统筹而分配之方,则必先统一其募捐之款。殊不知各县官绅及慈善团体之救济,其款皆由临时筹拨或劝募而来。难民所在之地,不下20余县,款既不能统一。则其分配之方,何能为之统筹。至难民同乡之募款,或出一人捐助,而指定分配范围者,则其救济之因,更有乡谊或其他之关系,非其人不能得其帮助。欲为之统筹分配,更有所不能。总之,难民既多,各方捐款发赈,自以多多益善,并须奖励其进行。但求随缘布施,其求分配之均平。其有交付本会者,自当详细调查,妥为分配。其直接散发货交付地方散赈机关者,均可听其自便,惟须劝其不必发给银钱而已。
总之,关于救济,不外难民问题。本会应负帮助指导与拨款补助其进行之责,非担负全部经费,与人力之谓也。惟望各地热心救人,输款出力者愈多,则难民获款亦愈众。至本会所决定之办法,当执简以应繁。不能因人之或存奢望,或起反感,而遂自陷于纷扰之局也。相应函复。查照办理。为盼。
此致
安抚会驻顺办事处
委员长张澜
(《新新新闻》1933年12月29日,1933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