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张澜先生对当代职业教育的影响
唐红 汤红艳
摘要:张澜先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著名的民主革命家、中国民主同盟杰出的创始人与领导者,同时张澜先生也是伟大的教育家,他为中国的职业教育影响深远。本文主要从张澜先生简介、对职业教育的贡献、对当代职业教育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职业;教育;人才
一、张澜先生简介
张澜是中国著名的民主革命家、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也是杰出的人民教育家。他积极投身教育事业,创办小学、中学和女校。他办的新式学校.对当时四川教育的革新起了先锋作用,吸引了大量进步青年前往就学;政治方面,他领导民盟始终坚持和平、民主、统一的主张。他先后创办南充中学,出任四川大学前身之一成都大学校长,不仅办学成就卓著,而且形成了极为重要的教育思想。主要有以下内容:主张“思想学术自由”;主张教育平等;发扬优良传统精神,塑造合乎时代要求的新人格。张澜一生主要从事民主革命活动和教育活动,从教育思想来看,涉及教育制度设计、办学方向、育人措施等教育的重大问题。在阐释这些重大问题时,他都提出了关乎教育发展的深刻见解。这些观点在今天仍然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对职业教育的贡献
1.注重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并举,培养应用型人才
张澜先生在担任南充中学校长期间,除了开办普通高中班,还开办了工业、蚕丝、织绸等职业班。他在校内设立了工厂,购置了织绸机供学生实习。张澜先生推行的将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并举的措施,既满足了一部分学生进一步深造的愿望,又为地方培训了大批急需的专业技术人员,这在当时的四川教育界可以说是一大创举。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现代工业、农业、服务业迅速发展,社会急需大量高层次、高水平和高素质的技能型、服务型、实用型人才充实到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的第一线。这迫切要求我们的高等教育不仅仅是研究型的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还需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
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不仅有利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还有利于教育结构的调整和现代教育体系的建设。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对整个社会的稳定、繁荣和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现在来看张澜先生所推行职业教育的思想,都是与当前党和国家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思路是一致的。
2.培养职业技能人才
张澜先生把人才定义为具有“实际的知识,专门的技能,前进的毅力”。张澜先生在其《南充之实业自治》一文中指出:“中小学教授之普通科学,专为升学而准备,苟使小学毕业后不能再入中学,中学毕业后不能再入专门学校,则其所学就全归于无用,所谓学生者,亦遂成为废材,为商不能学,工不少除,勉强充当小学教师外,大多数流为无业游手之人,甚而不是案入匪徒,即去缘附军队以求生活。”于是张澜先生指出只有注重实业教育,使多数青年得有谋生的知识与技能,才能保障社会秩序的稳定。
1924 年张澜先生毅然对学校体制进行改革。他将县立中学、乙种实业学校和县立高等小学合并为一所学校,并在学校内设立中学部、师范部、农蚕部,后又创立中医班、工业班。张澜先生的这些改革措施不但发展壮大了地方实业,还很好地解决了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要求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必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积极为现代化建设培养和造就数以千万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高等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是以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为目标,以市场所需要的人才素质为出发和归宿点,建立与社会就业价值导向相适应的教学体系。其目标的实现必须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那么就要求高等职业院校要以高职教学的实践为基础,从专业设置、课程改革、产学合作、就业指导、创业教育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探讨。
3.实施教、学、做一体、工学结合的教育教学模式
张澜先生在他的教育生涯中大力推行教、学、做一体、学以致用的实业教育方法。1914 年,张澜先生在担任南充县立中学校长时,创办了实业学校和果山蚕业社。那时,他明确制定了教育与实际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原则。学校实行半工半读的方式,学生不仅要学习课本知识,还要进行实地种桑、养蚕和缫丝等,毕业后回乡进行生产。这使得学生既掌握了课本知识,又在劳动中得到了锻炼,提高了实践技能,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张澜先生的这种将理论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即教、学、做一体、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既提高了学生的理论水平,也培养了他们实际工作的能力。
三、对当代职业教育的影响
张澜先生经历长期的教育实践,提出的民主办学,重视学术研究;结合区域社会产业特点,以就业为导向将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并举,培养具有实用技能的人才;严格教学管理,勇于实践,敢于改革等主张,对当时的教育界和思想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当今我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时代背景下,重温张澜先生的教育思想,对于引导社会注重职业教育,端正职业教育思想,树立职业教育工作者的信心,探索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办学层次和办学模式等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宝贵的借鉴作用。
作者单位:南充科技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