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由
查教科用书为教学之重要工具,不可匮缺。惟抗战军兴,纸书匮乏,来源困难,中小学教科书不但价格激增,学生无力负担。且来源匮乏,欲购无从。影响所及,将使教员无以为教,学生无以为学,足以阻儗文化之发展,教育之普及,关系全为重大。为策谋经济起见,拟具办法如下。是否有当,敬请公决。
办法:
(甲)根本救济办法:
请教育部从速完成部编中小学各科教科书。
在后方交通运输,原有车辆便利之地,由中央创设大规模之印刷厂五间,分印部编教科书。其地点如下:
江西(供给赣闽皖等省之所需)
四川(供给川康等省之所需)
陕西(供给陕甘宁青晋等省之所需)
广东(供给粤桂等省之所需)
云南(供给滇滇等省之所需)
组织资本五十万元,活动资本五十万元,合计共五百万元。
中央协助并督促造纸省份,设立大规模之造纸厂;各省已有造纸厂者,应设法扩充或改良。
中央应督促并协助出版业在后方适当地点,设立分印刷厂。
(乙)临时救济办法:
(一)限制各书坊不得任意增加书价。
(二)教科书之运费,应由交通部核准,并予以运输上之优待及便利。
(三)书商由内地汇兑书款之汇费,应由财政部核减。
(四)中央应规定节约纸张办法。
(五)学校方面应采用公购旧书办法;并收购旧教科书,以便开展纸张节约运动,以供给小学抵年级用之课本。
(六)在可能范围内,多采用实物教学,减少教科书使用,并指导学生做好笔记。
提案人 江恒源
联署人 黄炎培 冷 遹 欧元怀 光升 谭文彬 林虎 沈钧儒 陈时 左舜生 李中襄 章伯钧 张申府 梁漱溟 张一麟 陈裕光 余家菊 程希孟 许德珩 孔庚 骆力学 周士观 张澜 刘王立明
(《国民参政会第一届第五次大会提案原文》国民参政会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