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函质问四川各大学院长承诺收支委员会 非法议决主卖成大田产 (1928年12月5日)

作者:张澜 来源:张澜文化研究院 时间:2024-05-13 18:05 点击:61次

迳启者:

前日报载:省教育经费收支委员会前日召集省立各校会议。闻结果议决,以四川大学名义致函收委会,索回前高等学堂田产,割卖新繁郫县两处五百余亩,除清偿由孙友于经手之六万元借款,并划拨一部分作存放省立各校之蓝格期票兑现之用。割卖方法系以四川大学主卖,由法政学院庶务赵某经手等语。阅之,不胜骇异。当经四处查问,事果不虚。所谓蓝格期票,亦即粟雨田、孙友于等昨年阴历五月经手所发之,未兑欠款。窃前四川高等学堂房舍田产于十五年四月,四川督省两署以该项产业早有于四川建设大学时拨作大学之产之议,成都大学既经成立,遂正式拨归成都大学管业,同时并咨请教育部备案。敝校亦先后向北京教育部、国民政府暨大学院呈报核准在案。是高等学堂之田产自数校接收后,其所有权早已依法确定而不可侵夺矣。前月,三军联合办事处曾据四川教育经费收支委员会,呈请将成都大学所有之前高等学堂田产割卖十分之三四以与握契不缴之粟雨田、孙友于清偿借款等情,致数校征询意见。当经敝校依法据理驳覆在案。殊不料责大学各院最近忽承教育经费收支委员会之召集,竟议决以四川大学名义出头,主卖敞校所有之前高等学堂田产。贵院长等所持之理由为何,报既未载,敞校亦未接有贵大学之函知,现尚无从得悉情。对于以四川大学而主卖成都大学之田产,以为清偿孙友于等所经手之借款及其欠款之用,则不能不提出数点以求高明之解答。查前教育经费收支处处长粟雨田、会计孙友于为著名作奸舞弊之人,历年因盘剥教育经费,而自买自卖,造出教育经费十余万元借款之假债,为社会所共知,尤为学界所痛恨。前昨两年,迭经各校教员联合会及学生联合会请求彻底查算,以惩奸贪。贵院长等主持教育,职高责重,为义应不后人,何以对于该项假债,始终不闻主张彻底查算,反于近日,出而代谋清偿。此应质问者一。各学校此时经费不足,未与教员送修,又有将停课索薪之说。贵院长等何以不协力向各军要求速将肉税交出,以支送教员薪修,俾其生活有资安心教授,数千学生亦少旷废光阴。而偏于此时,急急为素以盘剥教育经费著名之孙友于等谋清偿其自买自卖而造出之教育经费之假债。此应质问者二。孙友于等因盘剥教育经费而自买自卖造出之教育经费之假债,贵院长等即有不能不与清偿之苦衷,亦只能由教育经费专款之肉税催促各军交出,提供偿还。何以听各军截留肉税不敢一言,而竟议决主卖成都大学所有之前高等学堂之田产,以填还该项假债。此应质问者三。贵大学主张此项学产应归省立大学,当不外以该产以悉惟由敞校田产原系省有暨省议会议决该产归四川大学根据。然查此项田产系由前清奏设之尊经书院、高等学堂递转而来,已难谓为省有财产,且查省议会议决案不过指定该项产业为日后四川建设大学之用,并未指明其为省立抑为国立,亦未指明将来四川所建设之大学定须冠以四川之名称也。尤未指明此项田产归诸临时集合之各专门学校而自称之四川大学也。即假定此项田产确为省有,然以国有财产拨助省立学校或以省有财产归属国立学校,并非法律所不许。此项田产既依法定手续拨归本校之后,纵令此后政府有划清国有省有财产之计划,亦只能就现无归属之财产而划清之。而依法律不溯既往之原则。对于本校之依法取得之财产,亦不发生何种影响也。即退无数步言之,假定前高等学堂之田产应为四川大学所有之学产,苟略知食德服畴之义,应如何敬谨保守,垂流久远。世俗有浪卖其祖先产业者,必群斥之为不肖子孙。恶其败家,而不齿于乡党。何以贵院长等为欲清偿孙友于等历年因盘剥教育经费而自买自卖造出之教育经费之假债,竟敢于掷卖我四川学界祖先所遗留之贵重学产,而不稍顾惜。此应质问此四。责院长等或则现任教育长官,或则曾任司法长官,法律常识应极充备,行政手续应极瞭悉。明明为四川省政府正式拨来成都大学之学产,并于北京教育部、国民政府及大学院先后呈准有案之学产,何以不顾一切并不通知成都大学,竟因教育经费收支委员会之召集议决,以四川大学而主卖成都大学之学产,不依法律,不清手续。身为大学院长,乃徒徇私伙同为侵权行为,此应质问者五。不动产之买卖,非所有权者自为之,不能有效。本校所有田产契据虽为经费收支处所侵占,然此项契据足为证明所有权之一种方法,而非所有权成立或存在之要件。故契据如被窃失,或被占据,于其不动产之管业不生关系。如未经所有权人之同意,擅将其契据向所有之田产抵押或处分,法律上当然无效。征诸我国大理院及各省法院历年之判例,毫无容疑。贵院长中不乏明法之士,竟因本校所有田产之契据为教育经费收支处侵占之故,而欲处分之。岂认契据即为田产所有权之本体,即抑明知其与所有权无关,而故为此滑稽之无权处分耶。此应质问者六。以上所陈,均为敝校所极怀疑未解之点,相应函请责院长等明白指示,以祛愚惑,并希克日赐覆,至为感荷。

 

(党跃武主编《张澜与四川大学》(下册),四川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214页-2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