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忆中的张澜先生

作者:张志德口述 陈继光 潘家文整理 来源:张澜文化研究院 时间:2023-04-18 17:03 点击:1336次

我跟随张澜先生只有三年多点,离现在已有四十多年了,但先生的音容笑貌倒在我心中越来越清晰。先生总爱穿青布长衫子,外面再套一处黑缎面的短褂,头戴丝光青绸瓜皮帽。先生的身材高高长长、干瘦干瘦的,显得干炼精神。他清正廉洁,平易近人,生活很俭朴,吃穿从不讲究。

说句真话,给张澜先生做事,工钱是不多的。因为先生本人都过着一种十分清淡的生活,哪会有很多的钱给身边的工作人员呢,我就是钱挣少了,不能养家糊口,才离开他的,现在想起来很是后悔莫及啊! 记得1944年,我躲壮丁,逃到成都去投靠弟弟。我弟弟在成都方池街给杨树鸣拉私包车,他经常和张澜先生的车夫打堆,两个人很熟。那时张澜先生的车夫年老体衰,拉起车来很吃力,他曾经给弟弟留有话,叫弟帮忙物色一个车夫,他本人打算回老家去了。我当时才30多点岁,身强力壮,自然乐意做这件事,就这样,我毫不费力就找到了事做。

未到先生家时,我就想,经常坐包车的人一定是很有地位的人。住的该是高楼大院,使唤的佣人也很多吧,到他家后,我才晓得并不是这么回事。先生的住房-共只有三间,一间作他跛子儿的卧室,一间是车夫卧室兼作厨房,另一间就是他自己的卧室。他的卧室里也十分简单,只有一架床,一张抽桌,一个床头柜,一个水瓶和一个瓷盅。坐的呢,只有两张高脚长凳,就象现在农民家的高脚条凳一样,客人来了,你若要喝水,就自己倒,随随便便的,不须客气,没有茶叶什么的东西,只能喝白开水。先生的三顿饭,倒有点特别,每天都一样,就是天天须从街上买六百钱的牛肉,一磅牛奶、半斤猪肝。早晨先喝半磅牛奶,然后用牛肉炖汤。半斤猪肝用竹片做成的刀切烂,用布包裹取汁,把猪肝汁调在两个鸡蛋清里,倒进牛肉汤里吃。中午吃的是用砂罐热的稀饭,加入半磅牛奶,晚上吃的面条。在我跟随他的几年里,他每天都这样渡过三餐,从没见他大鱼大肉地吃一回。

张澜先生到底是个什么大人物,有多大的官儿,我搞不清楚。跛少爷见我匆来乍到,就对我说:“你不要看我们老太爷很平常,在这一方他还是个重要人物呢,你慢慢就会知道的。”听到他这样说,我总是将信将疑的。后来,川大的学生因生活孬闹罢课,校方请求市长方超出面调停,方超懒于应付,就叫警备司令于仲英去调解。于仲英带警察进校,和学生扯毛了,全市学生罢课游行,部份市民也出面声援。当天晚上,有几个学生代表来到先生的书房,不知道谈了些什么,只记得先生送他们出来时,连连说:“我明天就去问问,尽快解决。”第三天早晨,我出去买菜,见街上的人三个一群,五个一堆在议论,说方超、于仲英被免职了。从这以后,我才知道这老头子确实是个权重一方的人物。

先生一生清正廉洁,德高望重,很多人总是想方设法巴结他。每天请他赴宴的帖子不少于七、八张,但先生总是深居简出,从不轻易出现在社交场合。我在跟随他的三年中,他只吃了别人三顿饭,第一次是在驻守半边桥的刘师长那里。第二次是李家钰的队伍要进驻武候祠,道长害怕祠内文物受损失,请先生出面阻拦。第三次是陕西街张志和师长结婚,请先生当证婚人,吃了第三次饭。记得在张师长结婚的第二天,张师和为了感谢证婚人,就叫副官送来两节好布。30个鸡蛋,张澜先生坚持不受,副官好说歹说,说是回去难以交差,先生才收下30个鸡蛋。当时先生的二女来看先生,也在场,见是两节好布,就直是拉先生的衣袖,示意他收下。先生就眼睛一瞪说: “你晓得什么?”最叫我难忘的是,有一次,刘文辉的三姨太要送先生一辆小汽车,已经配好了司机和够第一年用的汽油。不管三姨太怎样说,先生总是不要。他说:“我年纪大了,坐人力车舒服些。”三姨太莫法,就把小车里的兽皮坐垫拿出来,要送给先生垫座用。他还是不接,说是人力车后边是通的,要是从后这掉了多可惜。结果什么也没要。先生不但廉洁,也很正直,他对国民党的腐朽黑暗深恶痛绝。有一次蒋介石在重庆开参议会,先生在会上发言,大骂贪官污吏,说这个该斩,那个该杀,言词激烈,在国民党官僚中引起很大震动。许多亲朋好友替他担心了好久,以为蒋介石要找他的名岔子,随后还好,没有出事。

有天晚上吃了晚饭,我与张明生(张澜先生的侄子,当时已跟随先生多年)摆龙门阵闲耍,先生坐在木凳上看报,看到,看到,突然冷笑起来,喊张明生:“明生娃,你说好笑不好笑,扯几根草草也值得大吹大擂,想你伯母(指先生的夫人)在家自种自吃,又该怎么说呢。”原来是报上登了一军官带太太游公园,太太见花坛里有几根杂草,就把它扯了,记者在报上又是拍照,又写文章吹捧。先生的夫人一直在农村居住,自种自吃,经管着祖传的三十挑谷子的土地,这地在先生手里也没减少,也没增加。

先生经常教导我和明生说:“银财是身外之物,一个人能过得去就行了,何必去考虑哪门多,人活着很重要的是要行得端、坐得正嘛。”他的侄子张明生有时爱赌点钱,输了就背着先生到川康绥靖公署主任邓锡侯、潘文华那里去借钱,当然是只借不还。后来先生知道了,把他的侄子痛骂了一顿,替他侄子还钱后,把他撵回老家去了。

我离开先生四十多年了,先生那种清白处世,正直为人的品质是我非常敬重的,特别是看到现在有的人来不来就讲吃、讲喝、讲享受,更加激起我对先生的怀念之情,是啊,先生真不愧是伟人风范。

口述者:遂宁市中区拦江办事处凉风乡四村一社张志德

整理者:拦江办事处陈继光、凉风乡政府 潘家文

一九九一年十月(拦江办事处组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