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生涯的起点

作者:张澜文化研究院 来源:张澜文化研究院 时间:2022-03-18 10:04 点击:344次

·     民主生涯的起点


    
1899年,张澜在家乡教书,努力钻研史诗赋的同时,十分关心时局的变化。在这一段时期,西方列强加快了瓜分中国的步伐,德国抢占了胶州湾,俄国霸占了旅顺,英国夺去了威海卫和九龙。张澜越来越感到国难当头,不能再闭门读死书,应当关心天下兴亡。他结识了一批具有维新变法和革新思想的朋友,也和他们保持着交往,眼界开阔多了。
   一天,他正在家中看朋友们捎来的《蜀学报》。当他看到维新变法的失败,谭嗣同、刘光第等“六君子”惨遭杀害的消息后,不由得热泪盈眶,义愤填膺,为维新变法的失败而深深的叹息着。
   “三儿,你怎么了?”王氏看见张澜满脸忧愤之色,关切的问道。
   “妈,没得啥,我只不过看报看得有些生气而已。”张澜向母亲解释着。
   “三儿,可要注意身体啊!”说着王氏又拿出了一封信递给张澜。
   “妈,那个带来的信?”
   “是他们从县里给你带来的,来人已经走了。你自己看吧!”王氏说着走了出去。
    张澜拆开信一看,是好友罗伦写来的。信中不但谈到了当今的时政,还说了一件令张澜高兴的事,那就是:成都尊经书院的蒲殿俊从北京回来了,准备在广安开办一所新学堂“紫金精舍书院”,现已一切准备就绪,就差一批教师了。蒲殿俊邀请他和张澜赴广安任教。他为此特来信征求张澜的意见,若张澜同意。就在近日内尽快去到顺庆府与他会合,一道启程前往广安。
     张澜阅信后,心中异常兴奋,他早就想走出偏僻的山区,到外面去一展自己的抱负。现在机会来了,而且邀请他去的,正是他钦慕已久的《蜀学报》编辑蒲殿俊。能和这位具有维新变革思想的人在一起共事,能说不是喜事一桩吗?张澜简直高兴极了。
    当天晚上,张澜去到父亲的房中,讲述了这件事,也把罗伦的来信给父亲看了。
    “爸,你看我去呢还是不去呢?”张澜试探地征询父亲的意见。
    “去,应该去啊!熟读经书韬略,空有一身抱负不去施展,这不是男儿汉大丈夫所为。你放心去吧,家中有你妈和我哩。”张文倬对儿子说着,不觉又咳了起来。
    “爸,你近年来身体不好,我出去了有些不放心。”张澜为父亲的病担忧。
    “有啥不放心的?我这都是老毛病了,没啥不得了,你就安安心心的到广安去吧!”张文倬积极鼓励张澜前去广安任教。
     得到父亲的支持,张澜去广安教书的信心更大了。他在母亲和妻子的帮助下,迅速整理好行装,几天后,张澜辞别双亲、妻子,背上背兜,前往广安,来到紫荇书院。
     这紫荇书院设在一座大庙里,所以庙门即院门。张澜踏进庙门,却不见一人,既无香火,也没和尚,读书人也看不到一个,整个寺庙都因年久失修而显得颓败。他好生奇怪地慢慢举步进来,只见庙里的菩萨一个个都被砸碎了,乱七八糟躺倒在地上,狼藉成一堆堆干泥巴,不知这是怎么回事。他找不到人,也不便高声喊叫,可身子却早已疲惫不堪。他正想在一走廊的转角处放下背篼歇歇脚,突然,不知从哪里响起一阵噼啪声,随着这响声,一个人头飞了过来,滚到他脚边,这张脸青面獠牙,赤舌血口,两只眼睛爆出,像两个黑色大桂圆,令人大吃一惊,可再仔细一看,无血无肉,当中是空的,原来是个泥塑的,,也不知是哪尊罗汉的头,冷不防这一番虚惊倒吓出他一身汗来。

他继续朝里走,穿过殿堂,来到一处天井,忽然楼上传来一阵砸物之声,接着突然有样东西从上面坠落在他颈肩后面。他把背篼放在地上,拿起坠落的东西一看,原来是千手观音的一段玉臂。他受惊之余,不禁好笑,便随手把它扔到了墙角里去。

 正当他重新背起背篼,刚要踏进另一座大殿时,只见里面四五个书生,捋袖卷裤,用力抬着一尊铜菩萨出大殿来。他一眼望去,认出走在最前头的正是蒲殿俊,于是立即走上前去打招呼。蒲殿俊一见张澜,也喜出望外,笑迎道:“ 我们正盼着您来来呢。”接着他又告诉张澜,新学堂里有人主张一网打尽菩萨,所以今天大家动手扫除偶像,但有三尊铜菩萨砸不烂,只得抬出庙门丢掉了事。张澜一听,正合已意,于是立即放下背篼,二话没说,跟着就干,参加了这场“倒佛行动”。张澜从小耕田,比起在场诸公,力气大些;平添这支生力军后,三尊铜菩萨迅即被抬了出去。

·     扔掉铜菩萨,是“倒佛行动”的最后一仗,这项任务结束,算是大功告成,于是大家回到里面休息。蒲殿俊将张澜介绍各位,相互行过见面礼后,因志同道合,便十分欢洽地畅谈起来。
    寺庙看来不很大,正面是大雄宝殿,左右两面是一排一楼一低三通的穿逗式瓦房。这里原是和尚们的禅房,因知州下令将此庙改作学堂,僧人们看来已经走光了。整个大院显得清净冷落。
   “这个大雄宝殿,将来可以做礼堂。便于召集大会。两排一楼一低的厢房,下面可用作教室。上面拿来当老师和学生的宿舍……”蒲殿俊向张澜等人介绍着书院的规划安排。

   正在这时,忽然听到外边人声喧哗,蒲殿俊正想派人出去探问,一群人已气势汹汹地直冲进来。广安有三大书院,来者是另外两个书院的人,他们是顽固的守旧派,近来听说蒲殿俊等人倡导新学,要办新书院,已经大不以为然,今天又听说紫荇书院里蒲殿俊等正在捣毁庙中菩萨,已砸得一塌糊涂,不禁大为恼火,于是冲到这里来兴师问罪。

     为首的几个,认识蒲殿俊,便大步走到他面前,问道:“蒲先生,你我儒林中人,岂可如此胡来? 粗野,粗野!不成体统,不成体统!”

     蒲殿俊微微一笑,说道:“不除旧焉能布新? 此乃常识,何为胡来、粗野,又何为不成体统?迂腐之见,迂腐之见!”

    “你等废八股,即是离经叛道。”又一人出来责问。

    “八股无用,今贤多有阐明。当今欲救国,欲富强,必先废科举,立新学,讲经世济民之道,你等迂儒,墨守成规,顽愚不化,实乃误固之徒,何足于论!”胡骏呵斥道。

   “哼,违迕圣教,背道而行,你们这些康梁党徒难道不怕杀头吗?!”其中一人祭起一顶大帽子罩了下来。

    “我们与康梁素味平生,更未共事,何得诬为党徒?”张澜严正地反驳道。罩过来的一顶大帽子被他掀掉了。

   这场新旧两派的论争持续了几个小时,结果两书院中人的一连串迂腐之言,都被一一驳倒,弄得他们非但不能吓到对方,反而自讨没趣,最后一个个夹着尾巴溜了。

守旧派虽理屈词穷,但仍不相让,又告到县里,要求当局以康梁余党罪严蒲殿俊、张澜等人,知州欲捉拿张澜等人。此事后在各方调节下不了了之,但紫荇书院的这段经历,是张澜一生的新起点,从此他为民主爱国奋斗了终身。

 

 


上一篇:秀才娶亲

下一篇:尊经书院的高材生